為什么巨頭不害怕巨頭,而害怕創業黑馬?
日期:2022-09-15 14:17:34 人氣:56
上周六,獵云網編輯君參加了一年一度的黑馬運動會。如今很多創投對接會、創業孵化展示日都存在不少的槽點,充滿了熙熙攘攘、嘈雜喧鬧、彼此之間惺惺相惜的創業者;充滿了嘮嘮叨叨、干貨分享卻猶如濕毛巾一樣講話的投資人;當然,還有根本不會(或者是不習慣)說普通話、堪比啦啦隊隊長、主要任務就是為了挽救冷場的客串主持人。
不過,如果你能對這些多如牛毛的創業分享會進行審慎對待,還是會發現有一些非常有意思、非常值得玩味的觀點和思想。這不,在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狂歡節上,反而是互聯網行業巨頭的一句話引起了獵云網編輯君的興趣。這句話來自于58同城的副總裁陳小華:“我們不害怕趕集這種老對手,多少年了,彼此的招數和套路摸得很清楚。我們最害怕的是那些來自邊遠山區、猶如猛獸般的創業者”。
如果思考這句話,你會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:巨頭認為自己最大的威脅并不來自于其他巨頭,創業群體中的黑馬才是最讓他們擔心的。
58同城副總裁陳小華
巨頭為啥害怕創業黑馬?
如果按照“人性本惡”的角度來解讀,那么你可以認為58這句話有宣傳自己、打擊對手的嫌疑。很顯然,沒有任何一個巨頭不會在這樣一場發布會上,為自己的企業站臺。不過,這句話實際上并不只是出于上述目的。我們可以分析下58的那句話。
首先,巨頭不害怕老對手,因為彼此的勢力范圍較為固定,每個巨頭都有自己最擅長和最穩固的堡壘業務。而在新領域的攻城手段,也都彼此較為熟悉,即使方式不同,但風格很難短時間發生改變。而創業者,特別是那些本著“光腳不拍穿鞋的”創業黑馬來說,他們常常不按套路出牌,甚至出人意料,他們的打法讓巨頭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”。很多巨頭就在創業者的“迷魂陣”和“誅仙陣”之中不知所措,給了創業者創業前期的積累時間。
其次,巨頭害怕創業者,一定程度上也是害怕自己“買不到”。如今大部分巨頭戰略投資創業黑馬的目的都是在“賭賽道”,也許創業者的模式并沒有看懂,但是這個團隊是該潮流中非常有前景的一個。這樣一來,巨頭的擔心就是怕錯過下一個浪潮,也害怕被別的巨頭買了去或戰略投資某一個創業黑馬。
讓巨頭害怕了的黑馬接下去該怎么辦?
黑馬運動會有這樣一段有意思的發言:“西游記的故事告訴我們,沒背景的妖怪都被孫悟空打死了。而有背景的妖怪在遭殃的時候,都被背后的人接走了?!?/p>
隨著創業公司的發展,想要堅持“不站隊”的理想,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難。獵云網編輯君認為,如今創業公司的發展,會呈現出“站隊”和“騎墻”兩派?!蔼毶破渖怼辈惶赡軐崿F,也并不可取。
巨頭們的思想也在轉變,在被諷刺為“狗日的XX”之后,越來越多的巨頭已經從希望打造“封閉平臺”轉變為希望打造“開放平臺”。從曾經的復制對手-圈禁所有用戶-壟斷行業,到如今很多巨頭都更愿意將自己打造為一個“接收”平臺。他們希望這個平臺上可以聚集最廣范的創業開發者。巨頭為愿意加入其平臺的創業者提供資源,幫助他們壯大發展。而對于創業者來說,他們更多的是作為這個巨頭編織的多張網絡中,一個個具體的節點。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盛,以及物聯網時代的來臨,這些節點一再被深挖細分,每個節點上都可以產生新的小范圍的“局域網”,并且蘊含一個價值上千億美元的新的產業鏈格局。
作為創業者,他們的發展離不開這些最基礎的“主干網”。連接上這些“主干網”,讓他們獲得了更快的“網速”,更多的“帶寬”資源。更何況,越來越多的巨頭已經明白自己不能通過復制,通吃整個新生領域。因此他們在收購或戰略投資時,都表示自己盡量不會干涉創業公司的發展。無論這種不干涉的態度會在日后多大程度上保持,但它們這種越來越開放的心態,確實為創業者提供了相對更為自由的發展空間。
改變世界的理想和造就一個價值百億美元的創業夢想,并不和是否選擇站隊相沖突。特別是在眼下,獨善其身、不站隊,會造成同時面臨同類創業者和巨頭的雙層夾擊。黑馬運動會上,投資人普遍表達的一個觀點是,不要就想著引入機構投資者,引入巨頭的戰略投資也非常重要,并且可能會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微播易創始人徐揚
黑馬即將面對創業泡沫嗎?
創業泡沫即將破裂?這樣的話題按照季節性的發展規律,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引起投資人和各種分析師、觀察家的撕逼。如今的投資人群體,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。某些投資人在接受媒體采訪,或閑來無事的博文中,總在提醒我們“泡沫就要到來,能拿錢就拿,不要猶豫了?!绷硪环矫?,在頻繁出席的創業分享會上,他們又像是被下了迷魂藥似的,一個勁鼓吹“如今是創業最好的年代”。投資人打造了一個“死在C輪甚至是死在B輪”的創業恐怖氣氛的同時,又是全民創業運動中,最忠實的擁護者之一。機構投資人很多開始設立私人基金、就連科技媒體也想要在這個浪潮中,深入布局(創業家在上周末的黑馬運動會上啟動“黑馬+”孵化器)。
獵云網編輯君不是專業的分析師,更不是閱人無數(或是人傻錢多)的投資人,我無法判定行業是否存在泡沫,抑或是泡沫將何時破裂。但作為旁觀思考者,我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:泡沫究竟屬于誰?屬于創業者?屬于投資者?還是屬于整個創業大環境?
特別是在國內,在政府主推“互聯網+”和“鼓勵創業”的發展理念之時,在實體經濟衰落,期盼注入互聯網新元素之時,國內A股市場成了創業者發展的新出路。不管泡沫何時到來,這個巨大的創業盤子,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會有“宏觀的大手”在接盤,在調節。
那么,假如泡沫不可避免的到來,誰將成為最倒霉的人?在股市里,永遠是聰明人賺傻子的錢。那些投資人和創業群體中的投機者,肯定是損失最慘重的人。這樣的人無論泡沫是否會破裂,都不可能長期成為充數的濫竽。那些從創業之初,就設立了長足的發展計劃;在發展過程中,不斷改善體驗、積累最廣大用戶群體;在和巨頭博弈和合作中,處理得游刃有余的創業者,很難隨著泡沫一起破裂。他們也許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,但終會度過寒冬。
上一個:風險投資,關鍵在于選對市場找對人
下一個:沒有了!